軌道交通通車線路歷年最高、北運河通州段全線旅游通航、累計接納南水北調來水超過70億立方米……記者30日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獲悉,2021年,北京市推動交通、水務、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更新高質量進展,為市民打造出更多“開窗見綠”“出門見園”的就近休閑活動空間。
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。北京市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,助力“兩翼”建設,推動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。據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大興機場北線高速公路西延段已建成,未來公路開通后,將實現雄安新區與大興國際機場1小時的快速直連。軌道交通平谷線朝陽段、通州段、平谷段進入關鍵性建設階段,預計將于“十四五”期間開通,將實現北三縣、平谷區首次接入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網,至中心城最短時間分別約為32分鐘、55分鐘,進入1小時交通圈。
對北京市來說,2021年可謂軌道交通的“豐收年”:11號線西段等9條(段)年內投入運營,通車線路數量為歷年最高,地鐵運營總里程超過780公里,位居全國前列。在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的同時,北京市還關注地鐵與地面公交網、慢行網的銜接,未來將研究改造既有公交站點位置,改善公交站點與地鐵的接駁條件,減少換乘時間,暢通最后一公里。
功能融合是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。相關負責人介紹,在探索多種基礎設施體系之間功能融合的過程中,北京市涌現出一批生動案例。如今年建成開園的龍潭中湖公園,修繕保留北京游樂園的摩天輪、新增2.6公里健身步道、配備免費健身設施,同步實施公園內立體停車建設,通過471個停車位錯時共享停車,滿足公園及周邊居住區的停車需求。未來,北京市將進一步加強公園建設與區域停車、學校體育運動等功能融合,將公園綠地更好融入市民生活。(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)
來源: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